咨询电话
0311-80761656
手机:13731188192
联系人:王老师
在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的教室里,来自各地的学员正凝视着那些斑驳的桌椅与作战地图。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课程所依托的,正是这个被历史深刻镌刻的地方——七十余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两个务必”的警钟从这里鸣响,新中国宏图于此处孕育。在这里,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正将历史的厚重转化为当代奋斗的精神坐标。
西柏坡所承载的,绝非仅是供人凭吊的遗迹,而是一座蕴藏丰厚精神养分的时代富矿。面对革命胜利在望,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高瞻远瞩地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的箴言,如清冽泉水,洗刷着可能滋生的懈怠与骄矜,为即将“进京赶考”的新中国奠定了思想基石。这种生于忧患、成于奋斗的精神密码,正是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孜孜不倦传递给当代奋斗者的核心价值——在顺境中警惕、于挑战前坚韧。
情境还原的震撼力: 当学员置身于当年中央军委作战室的复原场景,目睹简陋土墙上悬挂的巨大作战地图,推演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时,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的铅字。这种具象化的震撼直抵心灵,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与担当变得可感可知,深刻理解“奋斗”二字在历史紧要关头的千钧重量。
沉浸体验的转化力: 优秀的教育模式,超越单纯的知识灌输。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精心设计的“重走赶考路”体验教学,让学员沿着历史的车辙行进,在身体力行中感悟“赶考”的使命意识与“答卷”的责任担当。当现代创业者穿上粗布军装,肩挑扁担体验支前行军,其意义远超体力考验——它激活的是血脉中对奋斗本源的共鸣,促使学员在沉浸中将“两个务必”内化为面对市场风云的清醒与韧性。
红色精神并非尘封的标本,其生命力在于对当下实践的烛照。西柏坡精神所强调的清醒判断、战略定力与艰苦奋斗,为解答时代问卷提供了宝贵镜鉴:
破解“躺平”心态的精神药方: 当物质条件改善,奋斗意志却遭遇“躺平”思潮的消解时,“两个务必”恰是一剂清醒剂。它提醒我们,任何成就的取得与保持,都离不开持续的艰苦奋斗与自我革命。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通过重温“小米加步枪”的创业维艰,激发学员在舒适区外重寻奋斗激情,拒绝精神懈怠。
抵御诱惑与风险的定海神针: 在复杂环境与各种诱惑面前,西柏坡精神所蕴含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是党员干部和企业家保持战略清醒、防范化解风险的宝贵思想武器。它教导学员在成绩面前保持冷静,在挑战面前保持定力。
凝聚团队攻坚克难的磅礴伟力: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集体智慧与人民伟力的光辉典范。红色教育通过讲述“小推车推出大胜利”的群众路线故事,启示新时代团队合作的真谛——依靠群众、精诚协作、攻坚克难。许多参与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课程的企业团队反馈,这种精神感召显著提升了团队凝聚力和攻坚克难的决心。
西柏坡的课堂启示我们,真正有力量的教育,必定是能将精神价值有效转化为行动能力的教育。它拒绝空洞说教,重在通过历史的生动叙事、情境的深度代入、实践的切身参与,让精神血脉在个体身上实现“活化”与传承。当学员离开西柏坡,带走的不应仅是几张照片或几段历史知识,而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奋斗基因与使命自觉——一种在平凡岗位、日常工作中,始终葆有谦虚谨慎的态度、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担当的锐气,以应对各自领域的“时代大考”。
从西柏坡的土墙院落出发,历史的回响从未断绝。当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将“两个务必”的警钟再次敲响,当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的课堂连接起历史烽烟与时代考场,一种源自血脉深处的奋斗基因正被有力激活。这份红色精神遗产,早已超越了时空界限,成为我们面对挑战时最清醒的头脑、遭遇困境时最坚韧的脊梁、追逐梦想时最强劲的心跳。
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唯有让西柏坡的灯火常燃心间,让“赶考”的清醒与“奋斗”的姿态融入每一次选择与行动,我们方能在属于自己的时代答卷上,写下无愧于先辈、无愧于未来的光辉篇章。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 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