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学习园地

咨询电话

  • 咨询电话

  • 0311-80761656

  • 手机:13731188192

  • 联系人:王老师

从精神洗礼到行动自觉:西柏坡红色教育激活八项规定精神 “生命力”

发布时间:2025-07-18 08:51:22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西柏坡红色教育

  西柏坡,这片太行山麓的红色热土,在历史的长河中铭刻着新中国诞生前夜的厚重足迹。1949年,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关键时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召开,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如同穿透历史迷雾的灯塔,为即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坐标。

  半个多世纪后,当“八项规定”以雷霆之势涤荡作风之弊,其核心精神——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正是对“两个务必”精神内核的深刻呼应与时代传承。两者一脉相承,都指向共产党人必须坚守的政治本色与赶考精神。西柏坡,以其无可替代的历史现场感,成为解码这种精神传承、实现从历史启示到现实行动自觉转化的关键枢纽。

  红色教育:唤醒沉睡的历史基因

  走进西柏坡,历史便从教科书走入现实。西柏坡红色教育的核心魅力在于其无可比拟的沉浸式体验。在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组织的现场教学中,学员们置身于七届二中全会旧址,触摸斑驳的桌椅,凝视简陋的作战室地图,历史场景的复原让“两个务必”的提出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可感可触的沉重抉择与坚定信念。在革命先辈曾艰苦生活、运筹帷幄的旧居前,每一件朴素的文物都在无声诉说着当年的艰辛与清醒。

  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直击心灵。它超越单纯的知识灌输,在情感共鸣与历史代入中,促使学员深刻体悟“两个务必”的历史必然性与极端重要性。当学员了解到革命领袖在胜利前夕仍睡土炕、点油灯、吃粗粮,与今日“八项规定”所反对的奢靡享乐形成鲜明对照时,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理解便油然而生。西柏坡红色教育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场景对比,激活了沉睡在党员干部血脉中的历史基因,使“两个务必”所蕴含的忧患意识与自律精神,成为理解与认同“八项规定”精神实质的深厚情感基础。

  行动自觉:从“知”到“行”的实践熔炉

  红色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精神洗礼,更在于推动行动转化。以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为代表的专业机构,其设计的党建培训课程体系,深度聚焦于如何将历史启示内化为行动自觉。学院精心构建了“历史反思-理论深化-现实对标-实践转化”的闭环模式:

  深度研讨“两个务必”与“八项规定”的内在逻辑: 引导学员深刻理解“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对“两个务必”的具体化、时代化。艰苦朴素、联系群众、自我革命的精神内核一脉相承。

  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西柏坡特有的历史氛围和庄重仪式感中,组织学员对照革命先辈的崇高境界和“八项规定”的严格要求,深入查摆自身在作风建设上的差距与不足,触及灵魂。

  结构化行动方案制定: 要求学员结合自身岗位职责,思考如何将西柏坡精神与“八项规定”要求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工作改进措施和行为规范,明确改进目标与路径。

  承诺与践诺机制: 通过庄严的承诺仪式,强化学员将学习成果带回工作岗位、转化为持久行动的责任感,建立后续跟踪反馈机制。

  这种党建培训模式,超越了传统课堂说教,在西柏坡特有的精神场域中,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深度对话、思想与实践的反复淬炼,推动学员完成从“感动一阵子”到“行动一辈子”的升华。学员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使命的担当离开西柏坡,将“两个务必”的警醒和“八项规定”的刚性约束,内化为日常工作中抵制“四风”的行动自觉。

  激活“生命力”:永续的赶考之路

  西柏坡,作为“两个务必”的发源地,其红色教育资源是滋养“八项规定”精神“生命力”的宝贵沃土。通过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等平台系统化、深度化的党建培训,历史的回响得以转化为现实的动力。每一次在西柏坡的驻足与沉思,都是一次对初心的叩问、对作风的锤炼、对“赶考”精神的再宣誓。

  当党员干部在西柏坡的革命旧址前重温“两个务必”,深刻领会其与“八项规定”穿越时空的精神共振,并在党建培训的引导下将这份感悟转化为改进作风、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时,“八项规定”便不再仅仅是纸面上的条文,而是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准则,其“生命力”在西柏坡精神的持续浇灌下蓬勃焕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西柏坡,展望未来征程,西柏坡红色教育以其独特的历史穿透力和实践导向性,持续为新时代作风建设注入源头活水,确保“两个务必”的谆谆告诫与“八项规定”的严格要求,永远成为激励全体共产党人永葆政治本色、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不竭精神动力。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 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