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学习园地

咨询电话

  • 咨询电话

  • 0311-80761656

  • 手机:13731188192

  • 联系人:王老师

一粒药的分量:西柏坡党性教育诠释为民服务的厚重担当

发布时间:2025-04-30 08:48:06

西柏坡党校党性教育

  

  西柏坡,这片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土地,留存着无数彰显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动人故事。其中,“最后一粒救命药给了老百姓” 的事迹,宛如一座精神灯塔,在西柏坡党性教育中闪耀着璀璨光芒,深刻诠释了为民服务的厚重担当。

  1948 年,战火纷飞,物资极度匮乏。毛泽东在前往西柏坡途中,遇到一名生命垂危的小女孩。经诊断,女孩患肺炎,急需盘尼西林救治。而当时,这种珍贵药物稀缺,随行医生手中仅有一支,原是为病后初愈的毛泽东应急留存。但在生死抉择面前,毛泽东毫不犹豫,指示将这粒救命药用于救治女孩。最终,女孩转危为安。这一义举,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共产党人为民奉献一切的坚定信念,在艰难困苦中,将人民生命安全置于首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西柏坡作为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的圣地,见证了党指挥三大战役、筹备建国等重大历史进程,孕育出以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 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最后一粒药” 的故事正是 “一心为民” 精神的生动注脚,成为西柏坡党性教育的核心素材。西柏坡党校凭借丰富的历史资源,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让这一故事发挥强大育人力量。实地参观中,学员们踏入中共中央旧址、七届二中全会会场,近距离感受历史氛围,聆听先辈事迹,尤其是了解 “最后一粒药” 背后的故事后,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物资匮乏却满溢为民情怀的年代,对 “两个务必” 有了更为深刻、直观的感悟。专题讲座上,专家深入剖析故事内涵,结合当时历史背景,阐述党在艰难环境下始终心系人民的伟大情怀,让学员深刻认识到党与人民群众血浓于水的关系,切身感受先辈们在两难抉择中的坚定与无私,进一步强化党性修养。

  在新时代,西柏坡党性教育的价值愈发凸显。党员干部在面对复杂工作与诸多诱惑时,从这粒药的故事中汲取精神养分,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量群众需求,如同当年不惜动用珍贵药品救治女孩一般,不遗余力解决群众就业、教育、医疗等 “急难愁盼” 问题;在基层工作中,主动深入群众,倾听百姓心声,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将人民利益置顶,不负党和人民的嘱托。

  一粒药,在西柏坡时期承载着挽救生命的希望;在当下,它承载着党对人民的深情厚谊与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西柏坡党性教育通过对这类故事的深度挖掘与广泛传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坚守初心,在新时代的 “赶考” 路上,以人民为中心,勇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拼搏,书写更多为民服务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