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0311-80761656
手机:13731188192
联系人:王老师


在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关键时期,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组织了一批党员干部,远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参加了由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精心策划的专题教育培训。此次培训以“赓续红色血脉,强化使命担当,赋能科教创新”为主题,旨在通过沉浸式的西柏坡红色教育,重温“赶考”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为学院的党建工作和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 奔赴圣地:初心在历史回响中涤荡
来自上海交大化学化工学院的党员干部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这片红色的土地——西柏坡。对于长期耕耘在化学化工这一前沿基础与应用领域的科教工作者而言,此行不仅是一次地理空间的转移,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精神“补钙”。许多学员在踏上这片土地之初,内心便泛起了涟漪:“我们日常面对的是分子、方程式和实验室数据,而在这里,我们要探寻的是共产党人精神的‘化学式’——那种在艰苦卓绝环境下,如何通过信念的‘催化’,凝聚起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
二、 沉浸学习:西柏坡精神在感悟中升华
本次西柏坡思政教育课程设置丰富多元,形式生动深刻。
专题教学,理论铸魂: 学员们聆听了《西柏坡历史的智慧与启示》等精品课程,系统学习了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与“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一位从事催化新材料研究的教授在课后深有感触地分享:“‘两个务必’的要求,与我们科研工作中必须秉持的严谨、谦逊、不骄不躁的态度何其相似!搞科研也要有‘赶考’的心态,永远面对未知,永远追求真理。”
现场参观,时空对话: 在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纪念馆,学员们驻足于一间间简陋的土屋、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前。看着毛泽东主席用过的旧书桌、周恩来总理办公室的军事地图,一位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党员骨干内心受到了极大震撼:“难以想象,就是在这样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这让我深刻反思,我们现在的科研条件不知优越了多少倍,更应珍惜当下,攻坚克难,做出无愧于时代的成果。”
情景体验,情感共鸣: 在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前,全体党员庄严地重温了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在山谷间回荡,不少学员眼角湿润。一位年轻的“海归”教师坦言:“那一刻,‘忠诚’与‘奉献’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与眼前的历史场景、与脚下这片热土紧紧相连。我更加坚定了学成归国、报效祖国的选择,要像革命先辈那样,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
交流研讨,思想碰撞: 结合化学化工学科特点,学员们围绕“西柏坡精神与新时代科研工作者使命担当”展开了热烈讨论。有学员提出:“西柏坡时期强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对我们而言,就是要敢于挑战世界科技前沿,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还有学员联想到:“当年依靠群众支前取得了革命胜利,今天我们搞科研也要注重产学研结合,将科技成果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
三、 学以致用:红色动能注入科教实践
此次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之行,是一次深刻的党性锻炼,更是一次有力的工作赋能。学员们普遍感到,灵魂受到了触动,精神得到了振奋,方向更加清晰。
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对“两个务必”的时代价值有了更切身的体会,纷纷表示要在成绩面前不骄不躁,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奋斗精神更加昂扬: “赶考”精神激励着大家以永不懈怠的状态投身教学科研。有学员计划将西柏坡故事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志向;有团队负责人表示,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组织科研攻关的强大凝聚力。
使命担当更加自觉: 深刻认识到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化工学院肩负着培养一流人才、产生一流成果的重任。必须将西柏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赶考路”上奋勇争先。
此次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西柏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是学院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升西柏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它如同一场及时的春雨,滋润了党员干部的心田,为学院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化学化工学科内涵式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聚了广泛共识,积蓄了磅礴力量。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与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的合作,让红色基因在科教一线深深扎根、绽放光芒。
(作者:陈老师)